Saturday, March 20, 2010

從「原鄉河流與文化意涵」談莫拉克災後重建

壹、引言

【台灣原鄉河流】淵源流長,【水與文化‧人與河川】:
關係密不可分

回溯歷史,許多古老的文明都是從一條河流開始,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說,人類的群居形成聚落,乃至於都市的發展,絕大多數與河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文明與文化」的觀點而言,歷史文明萌芽源自河川流域文化,舉凡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尼羅河流域、巴比倫兩河流域、印度恆河流域及中國黃河流域,人類文明乃起源於河川。事實上,文化就是生活。沒有水,就沒有河川;沒有河川,就沒有文明;沒有文明,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人類!我們更可以確切地說:「沒有水,就沒有未來(No water, no future.)」。

由都市發展的脈絡來說,世界各國聞名的大都市大多以河口、港灣或水岸為發展的起點,遠自歐洲英國倫敦泰晤士河、法國巴黎賽納河、美國紐約哈德遜河,義大利威尼斯、美國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近在亞洲的上海、東京、香港,水岸是都市發展的軸心。以台灣來說,從台灣早期的「一府二鹿三艋舺」港埠風華,台南安平港、彰化鹿港、台北淡水河艋舺及大稻埕,伴隨港埠開拓而演變的都市發展史,都離不開河川與港口,在都市文明發展過程中,河港的功能是關鍵的角色。

以台灣產業發展的過程來看,從台北塯公圳(現在新生南路)、桃園大圳、台中葫蘆墩圳、彰化八寶圳、嘉南大圳、屏東曹公圳、台東卑南大圳等等灌溉圳路的開發,到現代水庫、攔河堰及聯通管路等水資源供應設施的興建,在在顯示人與河川、水與文化(明)、都市及產業演變等人類文化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基此,不論從哪個觀點來看,都足以說明了水與文化深遠而濃厚的淵源。

再從台灣原住民河流文化的觀點而言,宜蘭二龍競渡是噶瑪蘭平埔族扒龍船競渡的習俗。平埔族人為驅鬼避邪、超渡溺斃於二龍河裡的亡魂,遂以競渡方式祭拜河神,祈求平安。這傳承近200年的扒船競渡,持續其獨特性及趣味性,更納入社區營造、文化再造的現代精神,蘊含著濃厚的原住民河流文化。以泰雅族空間概念的建構為例,多是以水系的延展作為生活領域的區分。泰雅族人稱河流為Lyung,流域為Llyung,溪流交會處稱Hbun。泰雅族人的部落,往往沿溪流遷徙發展,形成同一流域部落群。遷徙路線沿主流下到與支流交會處,常常作為該區域重要前進基地,再分頭往支流上游建立部落群,一個支流水系,就是一個Hbun群;Llyung、Hbun不但作為描述自然空間的名詞,也用來作為社會組織單位的名詞。因此,社會組織鑲嵌在水系流域的生態空間中。以跟大嵙崁溪息息相關的石門水庫集水區分屬泰雅族四個社群,自下游而上,區分為Lyung Sbtunux、Hbun Gogan、Lyung Mrqwang、Hbun Tunan四大段,就相應成為四個流域社群/部落的名字。河流不但是泰雅族人生產與生活的場域,也是孕育文化的根源。

而以蘭嶼達悟族貝灰文化為例,民國92年(2003年)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規劃策辦了「復振製作貝灰」活動,朗島部過去每年會舉行「貝灰」製作,貝灰製作的地點便是在大河流(ji rako a ayo)左側,臨海近郊的地方。ji rako a ayo是「大河流」之意,位於朗島部落右方,是由數個支流匯集而成,又稱朗島溪,號稱朗島部落第一大河。大河流最重要的功能是灌溉芋頭田。在傳統喪禮上,ji rako a ayo亦扮演驅邪納福儀式的功能,是喪禮過後個人潔淨儀式的重要河川。顯見河流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扮演重要傳統歷史價值。
再舉兩個原鄉河流環境保護運動進一步說明:

(1)嘉義阿里山鄉-達娜依谷溪自然生態公園:位於曾文水庫上游嘉義阿里山鄉的鄒族山美社區部落,在民國84年(1995年)即成立達娜依谷溪自然生態公園,是台灣第一條由民間發起的生態保護溪。鄒族人積極努力恢復高山鯝魚原有的生態,也喚起族人、民眾「保育」的觀念。達娜伊谷保育的成效,不但保護了山美的自然資源,山美村這群腳踏實地的子民,成功的推動保溪護溪運動的最佳模範。

(2)苗栗南庄鄉-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苗栗南庄地區社區發展協會賽夏族推動蓬萊溪護溪行動,民國90年(2001年),南庄鄉公所正式公告實施封溪護魚計畫,蓬萊社區居民組織護溪巡邏隊,守護河川,使蓬萊溪的生態逐漸恢復穩定,並榮獲行政院舉辦的「魅力城鄉」的大獎「優質自然生態景觀獎」,因而聲名大噪,使蓬萊溪一躍成為南庄鄉重要的觀光景點。誠然,原住民是愛河護川的先驅者,也是保護山林環境資源的行動家。

貳、觀點

一、 【原住民族文化】意涵歷久彌新,唯學習【山水共舞‧和諧共融】的原鄉生活智慧,使原住民成為台灣國土山林水土第一線守護者,才能讓世代子孫可以擁抱台灣自然文化寶藏。

◎水利署策略與作法:

(一) 成立【台灣河川守護隊】,保護原鄉河川,保育山林水土環境,落實國土保育的在地經營行動。

(二) 持續辦理【台灣河川日(Taiwan Rivers Day)】活動,推展愛護河川全民運動,並融入原住民文化元素。

二、 【原鄉災區重建】必須師法自然,並尊重【在地經營‧土地倫理】的最高指導原則,進而重新發揚台灣原住民原鄉河流文化的價值,成為落實公民社會民主參與機制的具體實踐。

◎水利署策略與作法:

(一) 廣開政府與民間公私部門間溝通管道,以伙伴關係建立良性的對話機制與意見交流平台,凝聚各界對於莫拉克災後重建計畫的共識,以加速原住民災區重建。

(二) 整合民間環保團體及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力量,建立民主社會公民參與的機制,提供誘因並鼓勵原鄉民眾參與莫拉克災區的重建工作或自發性的社區營造行動。

(三) 信任並善用專家學者知識與技術,因應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適度調整台灣河川治理之思維與策略,確立務實可行的水利政策。

參、結論

從世代傳承的歷史責任來說,水關係人類的生活與生存。據聯合國調查,水資源有限,若不好好保護、使用,21世紀將有500萬人因水死亡,而且會因搶水而引發戰爭。台灣河川「河去河從」?土地人民「何去何從」?站在河川水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的觀點,我們應該深切地思考如何愛河護川,以具體的行動維護與復育河川水域既有之生態環境與生命力。為了「世代公平」,要將潔淨的河川交給下一代,是我們這一個世代的使命與責任。因此,從原住民族文化與山林水土和諧共融的傳統智慧啟示中,讓我們一同檢視災區重建的意義與內涵,並重建人與河川和諧之關係,還給河川美麗原貌,留給我們子孫潔淨的大地,讓我們重新看見一條有生命、有活力的希望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