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4, 2007

世界河川日的理念與作法(4)

三、 台灣河川困境:現階段河川環境與水患問題及其挑戰

(一) 淹水與缺水同時發生:水太多的淹水災害及水太少枯旱問題
部分水庫上游集水區因地震、農業、觀光等因素造成土石坍塌,土壤涵養能力降低,在豪大雨侵襲下,泥沙大量沖刷流入水庫,使原水濁度激增,影響自來水廠之處理能力,致使供水中斷。這種淹水與缺水並生的問題在石門水庫、高屏溪攔河堰等河川上游幾已成為常態。特別是,自2005年艾莉颱風開始,石門水庫原水濁度因豪大雨飆高,造成桃園地區的停水,一再考驗水利單位的危機處理能力,更是現階段治水策略的重大挑戰。

(二) 地層下陷導致排水功能失靈
西南沿海地區因長期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地鹽化,地面低於海平面,使得排水困難。近年來幾次颱風都造成大面積且長時間的淹水,不論是雲林台西、口湖,嘉義東石等地,受害面積及災情至廣至深。鑒於地層下陷亟難單獨以水利工程措施解決,需配合土地整體規劃及產業發展政策等,唯有借助結合工程與非工程的綜合治水措施,方能克服。

(三) 氣候變遷與921大地震引致的水文環境改變
台灣位處東亞季風帶,氣候變遷使得暴風雨頻率激增、颱風數目變化劇烈,變異劇烈的水文條件使水資源供應及防洪保護風險增加。而921地震後,中部地區主要河川如大安溪、大甲溪、烏溪等,水文、水理也產生極大變化,由於土地大規模的崩塌以及潛在滑動坡面,流域沿岸處於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尤其是大甲溪流域沿岸,土石流加上洪水肆虐,災情慘重。是以如何降低防洪及給水系統的風險,實為水利單位面臨之重大課題。

(四) 河川水質污染及生態環境破壞:水太髒的環境污染
過去由於部分民眾及企業之道德心不足,台灣河川已由早期人們賴以生存的維生角色,而淪為廢水及垃圾最終之棄置場所,部分工業、農業及畜牧廢水的排放,違法傾倒廢棄物,加上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偏低,透過河川或區域排水流入河川,導致河川水質的污染。另外,不當的開發行為及盜濫採砂石行為,加以上游集水區水土保持未盡完善,歷年來颱風洪水沖刷嚴重,引發中下游土石淤積,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有賴我們儘速以適當的整體環境營造策略及手段加以處理。

(五) 河川治理須兼具安全、生態保育和景觀
現代水域環境的營造,必須考量民眾的需求,兼具安全、生態保育和景觀,以打造親水的環境為目的。因此,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無虞下,採用生態工法將逐漸成為共識。運用推動流域整體規劃、兼顧防洪、生態保護和景觀美化,其思維與作法上都與過去傳統整治不同,對水利單位的挑戰性亦大為增加。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